第(2/3)页 至于水田中的水稻,本身生命力非常顽强,还塑造了进水和排水的系统,维持其内水体的稳定,并不需要两人倾注太多的精力。 将红薯地浇过一遍之后,苏白和赵心晴动身,拉上小吃货,去了紫苜蓿丛。 这一次,赵心晴没有再收割紫苜蓿,而是将紫苜蓿连根刨出,收拢进小吃货背上负担的牛皮竹筐里。 这牛皮竹筐很深,足以放下大量的紫苜蓿。 小吃货扭头看到自己腰侧竹筐中盛放的紫苜蓿,不由有些着急,伸着头去吃紫苜蓿。 但她一动,紫苜蓿便跟着她的腰身一起动。 在原地绕成了一个圈,却怎么都吃不到腰上的紫苜蓿。 急得小吃货“呜呜呜呜”叫个不停。 赵心晴回头看着小吃货的行为,忍俊不禁,掩嘴轻笑道: “怎么有点像在毛驴头前绑个萝卜的操作……” 苏白在旁边一直安抚小吃货,用了不小的力气,才让小吃货停止了对自己腰上紫苜蓿的追逐。 但看小吃货时不时扭头看向自己腰部紫苜蓿的动作,明显依旧没有放弃这些紫苜蓿。 移栽紫苜蓿的速度,比单纯收割慢得多。 等到两人收集够紫苜蓿之后,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太阳最高的时候。 两人回到营地中,赵心晴先去翻动了一下昨日开始晾晒的艾绒,用手捻动,试了试艾绒的湿度。 赵心晴点头道: “等到今天的晾晒结束之后,这些艾绒混合了碳粉,就基本堪用了。” 她拉着小吃货,将紫苜蓿一株株悉心栽进了竹棚里合适的位置。 这群鹌鹑还没有成规模,所以对食物的需求实则并不高。 移栽下去的紫苜蓿,并不会因为鹌鹑群的取食而死亡,反而会变成持续不断的食物来源。 这个被竹棚圈起来的小生态循环,时间一长,自然是会出纰漏的,但坚持十几天的时间,还是没问题的。 移栽好了竹棚中的紫苜蓿,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,阳光开始变弱,而两人离开之前必须做的事情,也基本全部结束了。 赵心晴又去检查了一下艾绒,发现已经非常干爽,和昨日磨制的碳粉混合起来,装入一个小竹筒里,留待一路上使用。 “走吧?” “洗个澡去。” 苏白嘿嘿笑道: “明日上路,前往海边提炼食盐,总得轻松出发才行。” 赵心晴面色通红,嗫嚅半晌,低声点头道: “嗯……” “走吧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