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4 似是故人-《金夫》
第(2/3)页
在一个小女子身上,当真少见。
又当真……像极了故人。
“世伯夸赞的是。”和珅点头附和,一点儿也不见外。
话一出口,脑海里却忽然闪过了一副情景来——
有一回在袁先生的香山别苑,一知小筑中,英廉大人在面对别人对自己孙女儿的夸赞时,便是如他这般笑着点头,毫不自谦。且还顺着别人的话,往下又自夸了两句。
当时他还笑了笑。
眼下倒好,这不过才一晃眼的功夫,他便成了同当初的太岳父同样的人。
和珅忍不住在心底摇头失笑。
程渊则也不由抬头看了他一眼。
什么叫……世伯夸赞的是?
这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不谦虚了?
虽然他这做长辈的能这般坦诚地说出自己对这个侄媳的看法,便足以说明他没有见外的意思,可这总也不能就这么直愣愣地承下了他的夸赞吧……?
倒也不是不可以。
只是,确实有点儿少见……
可能是他老了,观念太过陈旧。不太懂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了吧。
“我六岁那年初学下棋,便是世伯亲自教的。”和珅边落子边道:“后来世伯离京,我便又跟着袁先生学了两年。”
“你自幼便天赋异禀。当时字还没识全,却能将仅仅翻看过一回的棋谱之上的布局记得一子不差。”提及往事,程渊口气中浮现了一抹幽远之意,“你阿玛那时还常常埋怨我教你下棋,说你过度痴迷棋艺,小小年纪在围棋上的造诣把他都给压了下去——还说什么,过慧易夭。”
“阿玛平生最爱下棋。可总也下不过旁人,为此背地里倒也没少下苦工夫。”和珅笑道。
“他那个人……固执了一辈子。”说到这个故人,程渊忍不住叹了口气:“什么都好。就是过直了些。”
过慧易夭他不敢苟同,可做人过刚易折这个道理向来却都是无可反驳的。
和珅闻言微微垂下了眼睑,又落下一子。
晃眼间,阿玛已去了整整九年了。
可他那副刚正不阿的面孔。仍旧清晰非常。仿佛昨日还曾在书房中教导过他做人的道理。
虽然那些听起来十分伟岸的大道理对他这些年来的生活,一丝实质性的帮助也无,甚至在早几年时使得他连连碰壁——可却仍如暗夜中照明的灯火一般,引导他日夜不停地向前走去。
程渊似意识到不该提起这些,转了话题说道:“三日后,我将随阿桂大人一同上路。虽说是各自回任上,可想必用不了多久,征缅的旨意便会传达。此行一去。尚不知何时可回。你心思敏捷,我倒不担心。可希斋天性纯粹,不擅应对人情险恶,还需你这做兄长的多加照顾着——若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,便去我在京城的宅子里,让管家差人传话于我。”
这些话,他上次离京前也对和珅说过,可和珅却从未麻烦过他。
程渊知道,他并非是没遇到麻烦,只是没有去依靠旁人的习惯。
这一点让他十分无奈,可他作为长辈,这份责任还是要尽的,故而不管和珅听是不听,他照旧要说。
“多谢世伯好意照拂。战场之上刀剑无眼,世伯亦要保重自己,凡事以安危为重。”
程渊点头,刚要再说什么,然而视线再度落在棋盘之上,目光却倏地凝住了。
原本尚是势均力敌的棋局,不过一子之差,竟陡然改了局势——着目细看,他的棋虽看似还有回寰余地,却实则已是困兽之势。
他回京后常常找和珅下棋,知他在其上的造诣已同自己不相上下,二人对弈,时常有输有赢,平局也是常事。
可眼下令他怔住的却并非是自己于无形中被人切断了种种后路——
他下棋下了几十年,什么险峻的奇局没有见过。
实则就连和珅使的这个棋局,他早年也并不陌生……
可为何还会毫无防备,在此之前一丝提防也无?
并非是他于谈天时分了心神,未有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棋局之上,而是……他做梦也想不到这失传已久的‘千环局’竟还有人会用!
他望着棋局,不知想到了什么,失神了许久。
他此刻甚至不受控制地产生了一个大胆而又疯狂的臆测……
“致斋——”他握紧手中未来得及落下的棋子,强自镇定着向和珅问道:“这千环局,你是自何处学来的?”
这是明朝围棋大家李卿雀的独创,从不外传,只留在了一本绝世棋谱中……外界只是听闻,却绝无人知晓其内里玄机。
和珅笑答道:“是为内子相赠的一本棋谱中所收录的其中一则。”又有些郝然地说道:“本想借它来巧赢世伯一局来着,可不料世伯竟知道此局,如此倒是我班门弄斧了。”
程渊却径直道:“可否将此棋谱借我一观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