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.何辨忠奸-《三国乱世铸枭雄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天地万物生死有律,难逆天意。日后战火席卷天下,只为顺天之意。人本就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,生死有命,天意难违。一个王朝若想发展就必先面对苦难,如此方能成长。这就是乱世的真谛。也是先乱后治的无奈。一个王朝若要前进,那么他的每一步都将布满鲜血。历史告诉了我们,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都满布鲜血,都血流成河。而善与恶,乱与治,这都不过是后人的主观评价罢了。如今之势,我们只能先乱后治。孝先,这天要变了啊,这天要黑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这天确实要黑了,但我们还是要睁着眼睛的啊!大汉虽衰未亡,大汉仍是人心所向。这天下仍然还是刘家的天下啊!这个秦后的中原最伟大的时代。纵使他有起,也有落。天总会黑,但同样的天也总会亮。我陈恪愿全力扶持大汉,为天下亮起光明的天空。”

    “孝先你忘记了。高祖本是亭长,他的天下,也是打回来的!高祖能得天下,只因以己之长造福百姓,此乃成帝业之天命。但其后人却理所当然地沉溺与天命之说,自认为自己天命所归而不遵从天意。那么亡国,也是必然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我们更改辅佐陛下,助其改正啊。”

    “孝先,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地位高低,身份尊卑,只在于其决心。陛下若不下定决心改变,那么对于天下黎民来说,他,就是没有价值的无用之人。你出身于官宦之家,地位显赫,如不能把握时机,扩大势力,令大好良机丧失。此是为可耻。可耻之处在于力小,在于没有下定决心改变,而是终日苟且,得过且过。那么日后如见天下有变,你纵使地位再高又有何用?地位越高,你就只能越无能为力。”

    “然我家世代忠良,我陈恪就读太学,饱学尊崇孔孟思想。岂可有自立之心?如此乃是奸臣之行为,我陈恪对此嗤之以鼻!”陈恪义正言辞地说道。

    见此郭嘉思虑了一会后笑着对陈恪说道:“孝先,你曲解了我的意思。天下将乱乃是大势所趋,不可避免。此时只有把握时机,扩大势力,如此无论是忠是奸,都能干下一番事业。乱世将起,日后国家必将奸臣当道,而真忠臣在于把权,将权力死死地抓在手里,以压下奸臣。否则没有权力,你的忠言只能是光说不做之语。而光说不做之语即是谗言。”

    “光说不做之语即是谗言。”陈恪微微一愣将郭嘉的这句话重复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对。光说不做之语即是谗言,那么说出谗言的你即是馋臣。”郭嘉点头道。

    “何故忠臣是馋臣?矛盾也。”陈恪有些迷茫了。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但矛盾也在于,只有昏君出忠臣。”郭嘉“循循善诱”道。

    “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下士时。假使当年身便死,一生真伪有谁知?真矛盾也。”不知为何陈恪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白居易的这首诗。

    “是啊。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下士时。假使当年身便死,一生真伪有谁知?他们一个是忠臣,一个是奸臣。可若是当年身便死,忠奸又该如何论。但是无论是忠臣还是奸臣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他们都是权臣。只有有了权力,你才能做到你想做的。”郭嘉点头表示赞同道。

    “奉孝,你真是如此想的。你为我培养势力,只是为了让我掌权压下奸臣,更好地扶持大汉?”陈恪死死地盯着郭嘉,那双明亮的丹凤眼就像刀子般锋利在郭嘉脸上刮来刮去,想要从郭嘉的脸上发现一些端倪,了解郭嘉的真实想法。

    而郭嘉也毫不畏惧陈恪锋利的目光,迎向陈恪的眼睛,与陈恪对视起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