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.太学学习-《三国乱世铸枭雄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堂课依旧是蔡邕亲自给众人上课。不过在上课之时,学生们看到讲台上放着一只小鼓,不知何意。

    正在学生们交头接耳讨论这个小鼓的作用之时,蔡邕走进教室,由助教将课堂纪律宣读了一遍。

    平时,所有的文具必须都要归纳到席子上放着的书箱里去,只有当教学老师敲一下鼓的时候,学生们才允许开箱取出学习用品。打开箱子后,要把常用文具按顺序排列整齐,不得随意摆放。

    鼓敲第二下是,开始正式上课。先生在讲课的时候,学生要注意听,而不要插问,只有在提问时间,学生才允许提问,因为讲课内容需要循序渐进。

    什么时候是提问时间呢?敲鼓第三下,是提问时间。提问之前需要举手,而且只有获得先生的允许,学生才能说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提问。如果有谁不守规矩,先生有权将这名学生赶出教室。

    最后这一点震得学生们面面相觑。这哪里是课堂,明明就是军纪严明的军营啊。面对如此严格的规定,学生们只有瞪大研究、集中精神、认真上课。

    蔡邕的第二堂课从课堂纪律入手,将一堆乱木片似的学生们箍成一只只木桶,顿时有了形状和秩序。

    蔡邕精通百家,对道、儒、墨、法等先贤哲学很是推崇,他主张学生应该对那些哲学思想兼容并蓄,有节制地吸收。并认为:道学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哲学,他涵盖了自然世界一切存在;儒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想,他有助于人类进步与自律;墨家虽然大多吸引墨者加入,但它所提倡的科学思想、求真务实的态度,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;而法学的主张是人类组成社会的必备武器,它没有办法具有人情味,因为它是规矩,是对立于人情而存在的。

    在之前的太学,太学平时一般不怎么抽查学生学业,完全靠自觉和自我理解,也就是自主学习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按自己的兴趣学习。太学的教育活动,按时令进行,各有正式课业;在放假之时也会有课外学业。这些所谓的课外学业,基本属于“六艺”的范畴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在过去党锢之乱的时候,学生的学业基本荒废,学生们基本都在游玩,早就没了学习的心思。

    但现在,蔡邕担任太学总长,他要改变这一现状。蔡邕规定所有太学学生无论年级,每十日一小考,每一月一大考,如果考试不合格,必须补考,补考如果不过关达到三次,就会被勒令回家,从诸侯国的学生中挑选优秀的学生替补名额。

    由于这个规定,导致了太学的学生们学业紧张,这反倒使周边靠学生吃饭的生意受到了影响。原来兴盛的酒肆、茶坊、棋*牌室、演艺坊等大多关门倒闭。太学周边一下子冷落了下来。

    如此规定也让陈恪犯了难,作为一个现代人,他从来就没读过什么“礼记”“四书”“五经”,充其量也就读过什么《庄子》啊、《论语》啊什么的。可是考试的内容涉及十几种典籍,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家庭教师,就连补习班都很难找到,这下可令陈恪焦躁不已。

    在回家的路上一直魂不守舍的,还差点撞到了人。陈恪的异常表现所有人都发现了,但最先开口询问的却是平时最不着调的郭嘉:“孝先,你怎么了?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可是遇到什么大*麻烦了?”

    听到郭嘉询问,陈恪便把自己心中担忧的告诉了郭嘉。谁知郭嘉听完后竟然哈哈大学,让陈恪很是不爽。

    “别再笑了,小心我打你啊。”陈恪恶狠狠地说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